今天是:
Logo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动态
玩转“互联网+”让数学教学更有“味”——郭英名师工作室素研手记
信息来源:郭英数学名师工作室 | 发布时间:2020-03-16 17:25

为贯彻落实监利县教育局“停课不停学”开展空中课堂网络教学工作文件精神,监利县桥市小学积极动员,主动部署,于2月5日,制定桥市小学空中课堂网络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以互联网为线,串联起学乐云教育app+腾讯会议+微信+电脑+手机的线上直播和线下交流辅导的“互联网+”教学新模式。

监利县桥市小学是玉沙小学多年的援教单位。每一次援教工作的开展,总有一个热心而忙碌的身影——何建明。他调设备,背单反,修图片,写报道,展示玉小援教工作最真诚的形象,给了玉小团队不一样的印象!

何建明,中共党员,监利县桥市小学电教信息化主任。2019年底加入郭英名师工作室。擅长领域:小学数学教学,课件制作、微课制作;教师电教信息化竞赛辅导,学生电脑大赛辅导;新闻宣传报道。多次荣获省级、市级、县级大奖。

以空间的转移,实现教学场景的转换。

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日常工作,而疫情当前如何开展网络直播教学,就成了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常规的同一空间内的面对面直观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众多课堂教学方法、策略,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成了未知。于是老师们在备好教学内容的同时,需要熟练的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手段,让不在同一空间的师生借助“互联网+”实现空间的统一,模拟出教师们熟悉的同一空间内的场景教学,运用熟练的教学技能,创建富有个性化的师生互动探究,生生互动的“互联网+”网络课堂。


玩转“互联网+”,让数学教学更有“味”。

在桥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究出符合农村学情的互联网+学乐云教育app+腾讯会议+微信+手机+电脑的线上直播和线下交流辅导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网络教学为例,分享开展“互联网+”教学进程。

运用学乐云教育平台AIclass软件,进行教前备课,搜集课题所需微视频、章节书本图片,发送到学生学乐云教育端,进行课前预习,在家长的辅导下都能顺利完成课前导学任务,为指导家长检查孩子的导学成效,鼓励家长使用学乐云教育平台的“堂堂清”小测试,看家长发送的一本、重点大学及清华北大的成绩单截图,感叹这种快速及时的测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做好了课前检测,便是空中课堂的重头戏网络直播,如何有效的进行网络教学,我校摸索出几种硬、软件搭配方式,指导网络教学。

1、手机为主体+腾讯会议+PPT课件+手机的双边互动,实时监管的网络课堂。

2、电脑为主体+腾讯会议+学乐云教育平台+手机+微信的多边互动展示课堂。《位置与方向一》网络教学,以电脑运行学乐云平台AIclass授课软件+腾讯会议屏幕共享+手机端腾讯会议,实现不同空间的同一画面直播教学,利用AIclass软件进行课堂教学演示,使用手机腾讯号的联席主持人功能进行课堂巡查和教学问答互动。在进行平面方向讲授时,引导学生根据方向的相对性,推测出其他方向时,使用手机端腾讯会议号点学生回答问题,还可观看学生的推测演示过程,整个互动教学过程与以往的课堂教学无异,学习氛围也更为浓郁。其次为摆脱空间环境的限制,于是引导学生开启屏幕共享,实现生生互动,教师参与的课堂互动学习,有效促进了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为检测学生对八个平面方向的运用,动员学生动手制作有指针可转动的方向盘,在生生互动环节,学生开启手机端屏幕共享,拨动转盘,邀请同学根据指针提示方向,回答出其他位置方向,其他学生参与评判,在共享屏幕聊天区域赞成输1、否定输2,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互动画面,仿佛又让我置身在室内教学的课堂场景之中。这一环节是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教师参与的学习模式。似乎这种信息化条件下的“互联网+”教学,趋于我们追寻的学生为主、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以致用,方能见其效。学乐云教育app作业布置功能,可全班发送也可根据学情分层布置发送,学生完成作业后学乐云平台会对其快速进行评判和解析,还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提供了统计数据,为教师线下辅导,对症施策指明了方向。

3、线下分层辅导,采用微视频和课堂实录两种方式并行。根据分层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制作了网络教学实录课堂版、PPT课件无声版、PPT演示语音合成版等方式解决线下分层辅导需求。全方位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需求,玩转“互联网+”,是践行一位人民教师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何借助“互联网+”教学模式,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在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素养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技能,以信息技术设备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媒介、以学乐云教育平台为支撑,构建不同空间内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高效数学课堂画面,不正与国家信息化2.0行动计划,所强调的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标准相符吗?

打印|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荆州市教育局 网站标识码:4210000039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联系电话:0716-4132878 POWERED BY JYJ.JINGZHOU.GOV.CN
鄂ICP备05004511-2号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14号 网站地图